怎么约高质量的茶,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附近品茶联系方式,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您现在的位置: 城市 > 东莞分站 > 最新动态

东莞:滨海湾城乡蝶变产业兴

2025年06月24日 来源:南方日报

[ ]

  近日,教育部正式复函广东省同意设立大湾区大学,标志着这所新型高校从筹建迈入设立阶段。在威远岛,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正加快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预计2026年校区一期启用。而在沙角半岛,深江铁路滨海湾站也于近日启动施工招标,计划下个月动工,“轨道上的滨海湾”加快照进现实。

  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近年来,滨海湾在威远岛和沙角半岛持续推进空间重构、城市功能重塑、产业引育、集体经济转型,曾经的“农业岛”和“工业城”加快向“科创未来岛”“城市枢纽中心”蝶变,让“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和生活发展的优质环境,持续书写产城人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科创未来岛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从185年前的近代史开篇地到上世纪的“农业岛”,沉寂多年的威远岛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滨海湾新区开发的机遇。凭借其“珠江口门户”的优越区位、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连片待开发的土地空间,威远岛再一次“站”在了时代潮头,被赋予了科技创新岛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的发展使命。

  为给重大平台、科创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过去几年,滨海湾全力推进威远岛土地化零为整,完成土地整备8210亩,推动占地1718亩的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占地1962亩的威远现代化产业园区、占地2100亩的大学科技园南园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根据《东莞滨海湾新区威远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滨海湾将以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为锚点,以一南一北两大科技园为辐射,在威远岛构建校企联动、校城融合的科创体系,并联动广深与东西两岸汇聚资源,致力于打造湾区科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二者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由之路。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聚焦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产教合作和国际高校合作、创新创业孵化等,创新探索“大学+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

  在距离大学不远处,便是威远现代化产业园,产学连片的空间布局为高校科研与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联动融合条件。目前,威远现代化产业园已落地首个产业项目——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07亩,总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共分为两期建设。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三大方向,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全力推进企业招商,目前已累计签约意向入园企业32家,签约面积超7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陆续交付。

  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部分企业客户是看中了威远岛的区位优势,对滨海湾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也比较满意?!拔颐窃诮ㄉ韫讨谢鼓苤С侄ㄖ苹牟悼占洌】赡苈闫笠档穆涞匦枨?,得到了较多企业的认可。”

  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不仅规划建设企业总部、生产空间,还有研发中试车间、共享实验室、产业孵化器等多重产业空间,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拔颐且丫氪笸迩笱Ы卸越?,充分利用好园区多元空间,探索合作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基地,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痹扒涸鹑吮硎荆簧倨笠狄蚕M艹浞忠劳卸钢圃旎『捅鹾M宓目拼醋试词迪指玫姆⒄?。

  以科创未来岛为发展图景,这座科创与山林海潮共鸣的大湾区大学,不仅吹响了威远岛创新人才引育的号角,也将成为滨海湾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积蓄发展新动能的“新引擎”。

  宜居活力城 绘就人才安居乐业新画卷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跋胫赂弧⑾刃蘼贰钡钠铀刂腔?,正通过前瞻性路网规划在威远岛和沙角半岛落地见效。滨海湾以路网重构拉开发展骨架,全力推动威远、沙角半岛交通路网“硬联通”,加速推动在建道路完工、新道路开工。

  在沙角半岛,深江铁路和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工程两大重点交通项目在整备范围内27.5万平方米建筑已完成拆除,施工作业面已具规模。深江铁路滨海湾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官宣”7月动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三铁合一”,配套道路也在加紧推进,计划新建6条道路。

  视线来到威远岛,已成型的“两纵一横”交通版图清晰可见——虎门大道南延线、海战馆路北延线纵贯南北,内环岛路(西段)横跨东西,昔日制约发展的“断头路”加速打通。内环岛路(大湾区大学段)、外环岛路(西延线)等工程计划于年内动工,大学科技园南园启动区、中交滨海湾科创园、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等重点区域一批配套道路等也在加紧推进落地。

  视野向外,大湾区大学连接线计划今年动工、靖远桥加快筹划,将实现北连沙田镇、南通沙角半岛。居民期盼已久的“出岛”道路新增,不仅能便利日常出行,还将为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招商引资提供内联外畅的优势条件。

  在交通“硬实力”筑基之时,教育“软环境”的提质升级同步发力,成为吸引人才、赋能未来的关键。绿意环绕、配套完善的镇远中学已启用近两年,让孩子们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期一标段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第二标段25栋单体建筑将于7月启动建设,从优质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体系在威远岛加快构建。

  随着基础设施、高端教育资源的加速汇聚,优质生活配套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共同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城市发展增添“新时速”。

  近年来,滨海湾在沙角半岛和威远岛计划投入约61亿元建设4个高品质安置小区和产业园保障房。

  其中,威远城市花园安置小区已进入集中装修高峰期,村民年内将陆续入住新家;威远现代化产业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加快“向上生长”,路东和沙角安置小区谋划开工建设。一个个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的住宅项目加快建设落成,不仅为属地居民提供上千套高品质居所,更将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以优质生活环境吸引人才安居乐业。

  住有优居、游有所乐。滨海湾还持续深挖自然禀赋和城市人文魅力,精心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从已完成的海战博物馆周边综合提升工程,到建在大海边、博物馆旁的“书卷驿站·莞”新型文化空间,再到正加速推进规划编制与落地的虎门炮台旧址公园项目,这些各具特色的空间载体,持续拓宽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生活的边界,也在丰富着滨海湾城市配套的文化内涵。

  沉浸式情景剧、音乐朗诵会、“滨海湾之Yeah”主题音乐会、生态露营节……滨海湾还把一场场年轻化、潮流化的活动“搬”到了炮台遗址旁和主广场上,厚重的历史成为人民群众可触可感、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一幅环境优、活力足、人气旺的图景跃然眼前。

  兴产共富村 拆迁“沉睡”资金变增收“活水”

  滨海湾开发建设的热潮不仅为各社区带来了新机遇,更推动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变革。位于威远岛北部的武山沙社区既是土地整备的“领头羊”,也是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探路者”。

  土地整备后,武山沙社区的集体账户多了4亿元流动资金,但也少了部分土地和集体厂房,传统的土地厂房租赁经济模式已不可行。

  如何让这“泼天的富贵”实现利益最大化?武山沙社区党委书记周恩达算了一笔账——如果只把钱放在银行里“吃利息”,1亿元的存款三年就少了一百多万的利息。

  不能“躺平”坐吃山空,必须要找个新出路??醋叛矍耙桓龈鱿钅拷ㄉ枞缁鹑巛?,展望威远岛未来发展蓝图,周恩达看见了建筑材料等大宗商品交易的商机?!氨鹑硕寄艽酉钅糠忠槐?,为什么我们集体不能开公司参与呢?开发机会可遇不可求,错过了这次下一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经过一番专业咨询、算好经济账,通过了社区股东大会表决,2023年9月武山沙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下称“武山沙实业公司”),主要从事建筑用钢及其他建材的国内贸易代理。

  为了获取稳定优质的钢材供应、拓展贸易渠道,武山沙实业公司与物产中大金属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合作,借助其母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源,不断提升公司经营水平。武山沙实业公司还灵活运用金融产品进行低成本融资,提升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建材贸易业务量持续上升。随着合作深入,双方不仅是上下游的贸易伙伴商,更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通过项目共担和利润共享实现共赢。

  2024年,武山沙实业公司为社区集体经济贡献了约730万元收入,使得村民年终人均分红增加到1.2万元,比上年增长29%?!扒印惫钠鹄戳?,部分村民对于开办集体企业的质疑和不解也渐渐消除,对村办企业的认可度更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公共服务品质,武山沙社区还成立了东莞振武公共设施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负责安置小区威远城市花园的物业管理,今年还将陆续推进威远农贸市场和周边道路升级、新建便民停车场和新能源车充电桩等项目,以公共设施“微改造”推动村民生活体验“大提升”。

  人才兴则乡村兴。强村公司的建立,还创造了30多个优质工作岗位。在周恩达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加再多的集体分红不如创造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为了储备更多人才,武山沙社区正谋划建立本地大学生人才库,并引入专业资源为公司发展“把脉问诊”,面向社区干部开展培训。

  随着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加快建成投产,武山沙社区还将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购入约6.3万平方米的厂房空间,还将与中交城投央企合作招商运营,优化社区资产结构。

  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武山沙社区正加快构建“商贸型+公共服务型+固定资产开发型”的多元化资产结构,带领村民走上长周期、可持续的致富发财路。不依赖土地资源开辟集体经济新道路,武山沙社区兴产共富的探索或将成为东莞村域经济的新样本。

  ■延伸

  从村居到家园

  威远幸福生活“升温”

  走进威远城市花园,装修的交响曲正热烈奏响——货车穿梭如织,电梯上下奔忙,电钻的嗡鸣与打孔的节奏此起彼伏,四处一片繁忙景象。自今年3月房屋正式交付、4月开放装修申报至今,已有500余户居民投入这场家园升级行动中,将于年内陆续入住。

  走进小区,十栋米白色住宅楼错落有致,幼儿园、滨水商业街、运动休闲场地一应俱全?;肪秤琶?、布局合理、公共设施便利,特别是周边“一条龙”的教育配套,让村民们赞不绝口。

  2022年以来,滨海湾高标准、高品质推进威远城市花园建设,6种户型设计,从空间布局到功能划分,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多元生活需求。

  “我们选的是有超大阳台的户型,能给孩子更好的活动空间,外面正对着太平水道,视野开阔?!辈膛考苹昴谧靶藓镁腿胱?,更让她高兴的是,大儿子在镇远中学读初二,以后接送孩子更方便了。

  “以前我们村路比较窄,也没什么像样的配套,现在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大家都很满意。”村民陈先生站在窗明几净的新居里说道,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回迁居民共同的心声,从昔日村道狭窄、配套匮乏的“村居”,到如今楼宇疏朗、阳光通透花园式“家园”,方寸之间的美好丈量着生活品质的真切提升,威远岛人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陈沛基是土生土长的武山沙社区八围村人,他感叹,开展土地整备这几年来,岛上交通路网日益畅通,居住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园拔地而起,发展蒸蒸日上。

  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于滨海湾开发威远岛的信心也更足了。

  黄叔是一名退休近两年的老教师,曾在威远小学任教41年。站在新家的阳台,一眼就能望到小区对面充满书香气息的镇远中学。黄叔回忆,以前读书的时候,他要凌晨四点起床走路去坐船到镇上上学,后来岛上的孩子们是坐公交去上学。“现在我们有了家门口的初中,环境好又配备现代化设施,以后还有大湾区大学、大学科技园,迈向科技生活,这放到以前压根都想不到,但我相信十年后威远岛会有更大的变化?!?/p>

  (撰文:吴碧彤 刘婉馨 策划:郭文君)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