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约高质量的茶,全国空降同城登录入口,附近品茶联系方式,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题 > 重大项目进行时 > 黄茅海通道 > 最新进展

黄茅??绾Mǖ涝ぜ?024年通车 珠西发展迎来新“风口”

2020年06月08日 来源:南方网

[ ]

  每一次对大江大河的跨越,都带来产业带、城市群、生活圈的新契机。

  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再次迎来重要时刻:在江门台山市,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承建的黄茅??绾Mǖ老钅看蛳碌谝桓止茏?,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开工。

  此时,距离港珠澳大桥开通,仅过去1年零8个月。

  该项目起于珠海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止于台山市斗山镇,全长约31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香港到江门的车程只需1个小时。

  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是第一条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那么黄茅海大桥将“承东启西”,成为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个突破口,与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成“香港—珠?!拧廖鳌贝笸ǖ?,将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向珠江西岸延伸,推动珠西发展步入新的台阶,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加均衡。

  加快串联??

  珠江两岸要素流动更顺畅


图为黄茅海海域,保利长大黄茅??绾Mǖ繲2先行标正在施工。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图为黄茅海海域,保利长大黄茅??绾Mǖ繲2先行标正在施工。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交通基础设施的一大作用,就是克服空间距离的阻碍,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珠江口两岸,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引擎和创新中心。但对比来看,东西两岸的发展仍有差异。

  “纵观整个珠江口经济发展格局,目前的判断仍是东岸强于西岸。但珠江西岸拥有更加广阔且相对低价的土地空间?!濒吣洗笱Ь醚г焊痹撼ち踅鹕饺衔?,要发挥这一优势,就需要有整个珠江西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

  记者了解到,相比珠江东岸,目前江门乃至粤西地区仍有巨大开发空间。其中,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省最大的省级新区,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珠海和中山的面积总和。然而,受黄茅海两岸交通不畅等因素制约,产业难以向西拓展。

  这样的局限也间接体现在产业规模上。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梁立农认为,与珠江东岸相比,珠江西岸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从产业层次、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以经济总量为例,深圳、东莞两市2018年经济总量为3.2万亿元,而珠海、中山、江门三市2018年GDP为9400亿元。

  “这种巨大的差距会产生明显的级差梯度,并将加快产业发展从珠江东岸向珠江西岸传导、转移,从而产生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互动与人员来往,形成大量的交通需求?!绷毫⑴┧?,在此背景下,黄茅??绾Mǖ赖慕ㄉ杈拖缘糜任笆薄K怪橹薪惶寤纬筛痈咝У谋栈?,珠江东西岸各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为珠西发展带来新的“风口”。

  “桥头经济”就是大桥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有力的证明?;⒚糯笄旁炀土嘶⒚耪虻尼绕?,南沙大桥带动沙田镇腾飞……如今,台山市也站在了这个风口上,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在此集聚。

  根据《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这里将落地超千亿级的产业项目,如广海湾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码头工程、“下川岛国际度假岛”国家5A级滨海度假旅游休闲项目、台山市巨高机床年产铸件4万吨项目等,为珠江西岸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可以预见,依托便捷的交通串联,未来香港、澳门至珠海横琴新区、高栏港经济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将为广东南部沿海经济带乃至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入更多活力,加速构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向西辐射??

  大湾区交通网络布局新趋势


  从规划地图上看,黄茅海大桥像是一座“缩小版”的港珠澳大桥:同样位于喇叭状出海口处、同样是一座大桥跨越海面、同样是大幅缩短两岸的交通距离。从珠江口整个“跨海大作战”来看,本次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显得尤为特殊。

  如果说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和建设中的深中通道解决的是东西两岸交通不畅的难题,那么矗立在珠江西岸的黄茅海大桥则使得整个珠江口的交通网络更加立体,更具延展性。

  在梁立农看来,相比珠江东岸,珠江西岸的交通网络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水网密集,不仅加大了道路建设成本,同时也阻隔了交通,一定程度迟滞了区域经济发展;二是珠江西岸的高速路网密度明显低于东岸。

  根据统计,2018年深莞惠都市圈高速公路密度为9.7公里/百平方公里,西岸珠中江都市圈为6.1公里/百平方公里,仅为东岸的63%左右。因此,加快珠江西岸高快速路网建设,对增强湾区协同、促进珠西发展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同时,记者观察广东省的交通网络可以看出,黄茅??绾Mǖ烙爰扔械奈鞑垦睾8咚?、沈海高速和规划建设中的斗恩高速、开春高速、阳春至信宜高速公路相接后,将构筑起粤港澳大湾区南部沿海与粤西、广西及大西南等地区联系的快速通道。向西辐射,正在成为大湾区交通网络布局的一大趋势。

  近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特别提及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将新增13条路线,除广州、深圳新增10条对外辐射通道之外,规划还新增了香海高速西延线、中山西环南延线、珠?;「咚俦毖酉?条路线。

  若在地图上将上述路线与黄茅??绾Mǖ婪旁谝黄穑右敖砣豢剩阂桓鲆灾榻谖诵?,呈扇形向西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呼之欲出。在铁路建设方面,广州至湛江铁路、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也将于2024年建成。届时,珠江两岸贯通粤西的快速通道将进一步打开。

  梁立农认为,这些项目建成后,珠江西岸的高速公路格局将大为改观,珠西发展将进入“临深临港”的新时代。

  如今,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只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2024年,深中通道和黄茅海大桥开通后,深圳至中山车程只需30分钟,香港到江门的车程只需1个小时,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辐射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梢栽ぜ煌ɑ∩枋┐吹幕チネ?,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整个广东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南方日报记者 李赫 王彪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