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兴产业不仅是广东重点发展方向,也是香港推动与内地合作的热词。除了低空经济,今年香港施政报告还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上,提出不少与内地合作的创新政策,以湾区思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横琴到澳门,最近的地方仅隔着187米。曾经这187米的距离,不仅是隔岸相望的海湾,还是两种制度、两种货币、两个关税区的相隔。如今在横琴口岸,最快只需20秒就可通关,只比短跑200米世界纪录的速度慢大约2秒。
今年10月,香港《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将“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内容独立成章,提出未来一年与内地合作的系列新举措,为粤港开拓了广阔新空间。具体看,粤港合作“增量”在哪?我们从香港“三大中心”与内地的合作方向出发,为您一一揭秘!
在深创投等耐心资本的带动下,深圳科技创新氛围日渐浓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存续规模15241.4亿元。2023年深圳R&D费用达2236.61亿元,投入强度为6.46%。
今日香港,风鹏正举。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传统优势巩固提升、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巨大创造力不断迸发,由治及兴新篇章正加速写就。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牢固树立,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珠江西岸、南海之滨的黄茅海海域上,自2020年6月打下首根钢管桩,到预计2024年12月建成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在短短4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于碧波万里之上筑起“小蛮腰”,竖起新地标,创下跨海工程的“黄茅海速度”。
进入11月,虽然年关将至,但粤港澳大湾区展会依然空前火爆:“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刚一结束,就迎来了火爆的珠海航展;被誉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的广州国际车展紧随其后。
活力大湾区,承载着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大湾区持续升级“蓝色粮仓”建设,为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典范。本期让我们聚焦广州南沙和湛江,一起探索活力湾区的发展故事。
江河奔腾,万人引颈?!盎稹逼鹄吹氖墙由系牧叭取逼鹄吹母写笸迩娜似?。就在9月25日,广东罕见以高规格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将文旅产业作为广东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广东旅游之强为旅游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近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的“青春华章·行走湾区 点赞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深圳、珠海进行。8名来自粤港澳的高校学生代表组成青年嘉宾团,全方位感受大湾区发展加速度。
文化大湾区,气韵“最岭南”。广东作为集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创新活力、文化交融互鉴等要素为一体的地区,充分彰显人文湾区的独特魅力。本期,让我们聚焦广州和潮州,一同探索大湾区发展的人文故事。
在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13万亿GDP庞大体量的背后,是165万户制造业经营主体助力挺起的产业脊梁。本期,让我们聚焦到广州、佛山和深圳龙岗等地,探讨传统制造业如何借助科技赋能提质升级,以及科技如何开创新经济业态。
广州,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地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版图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9月18日上午,青年嘉宾团来到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魅力。